可可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后记(第1页)

后记

banner"

>

前一时有人提到我出版于1990年代初的《北京:城与人》与《地之子》,认为后者似乎较前者厚重;但由媒介反应和读者接受的情况看,前者受欢迎的程度远在后者之上,不知何故。

我回答说,两本书的写作,投入确有不同。

写《北京:城与人》,缘起只是几篇1980年代初的“京味小说”

在我的学术作品中,这本书写得最轻松,甚至没有做必要的文献准备。

它的“受欢迎”

,多少由于机缘——出版时恰逢“北京文化热”

后来“北京”

、“城市”

热度不减;而对于农村的关注度却在下降。

还说《城与人》之后,我至今保持了对“城市”

的兴趣,旅行中往往持“考察”

态度,对近几十年的“城市改造”

怀了忧虑。

收入本书所在“系列”

中的《世事苍茫》一辑,其中的《城市随想》与纪游诸作,就可以读作“城市忧思录”

的吧。

在我的学术作品中,《城与人》是被认为好读的一本。

我曾经说起过,学术写作中,我会不由自主地向研究对象趋近。

这本书即偶用口语,沾染了一点“京味”

此书的读者,不难由征引文字,了解著者当年的阅读状况,以至1980年代的某种风气,即如引西书、用西典,食洋不化;无论“古希腊”

、“法国”

、“拉丁民族”

,还是“酒神”

、“日神”

,以至“欧洲中世纪”

、日本的“物之哀”

云云,无不一知半解。

薄弱的知识基础却无妨于写得兴会淋漓,以至我自己回头去读,会觉得饶舌,尤其想到那时1980年代已到了尽头。

这以后写作愈趋敛抑,习于删繁就简,才对当年的书写方式感到了陌生,对那一种工作状态,有了淡淡的怀念:看来写《城与人》时的我还不甚老。

北京师范大学版的《城与人》,选用了沈继光先生的近二十幅摄影作品。

结识沈先生,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作为媒介的,正是这本书。

沈先生那时在拍摄京城的胡同,后来又拍摄“老物件”

,拍摄乡野,成绩无不可观。

“城市改造”

早已将京城的胡同大片抹平。

再过一些日子,本书所描述的现象,不知还能否搜寻到相应的“实物”

作为见证?

赵园

2013年12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受气包她不干了[快穿]

受气包她不干了[快穿]

文案调解节目金牌女主持宁初夏,每次看见节目当事人备受折磨还要选择原谅忍让时,都会生出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一朝车祸,没想到她居然进入快穿世界当起了这些受尽委屈的受气包!宁初夏这个...

儒道至圣

儒道至圣

这是一个读书人掌握天地之力的世界。  才气在身,诗可杀敌,词能灭军,文章安天下。  秀才提笔,纸上谈兵举人杀敌,出口成章进士一怒,唇枪舌剑。  圣人驾...

重生之娱乐圈事件簿

重生之娱乐圈事件簿

内敛高冷女x内敛高智男。重生一世,携手探寻那最黑暗的深渊。...

去吧呱呱佐助

去吧呱呱佐助

穿越者无敌吊炸天常有,但是靠着小智般热血和直觉再加上一点点智慧的青年在一个大家都不是傻子的世界里慢慢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重生年代:空间致富小辣妻

重生年代:空间致富小辣妻

白玉雪以魂魄姿态飘荡于世间几十年,一朝重生。激动不已的她立马抱紧怀里的宝贝女儿重来一回,我只想带着我闺女独自美丽!困难时期,缺衣少食生活贫苦,她这孤儿寡母无依无靠是个人都能来踩上一脚?不怕,有随身带来的模拟经营牧场空间,动动手指,一下发家,再一下致富,眨眼间就让你高攀不起。于是乎,白玉雪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小目标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家闺女养的白白胖胖快快乐乐。可是,眼前这男人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白玉雪这位先生,我男人早死了的,你别想冒充。某人因为想你,所以我跟阎王又借了一辈子。穿越风雨,披荆斩棘,只为再次拥你入怀。白玉雪那啥,容我先缓缓。小闺女讨厌鬼不要跟我抢妈妈!...

别哄

别哄

[下本开等星光褪色,微博芒厘呀]文案1沂城傅家丢了个女儿,千辛万苦寻回后,沂城就传出了江傅两家联姻的消息众人都以为是豪门里惯有的手段,两人肯定没什么真感情果然,很快就听说周以寻跟江少断了联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